Publication
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2025年度特别报告

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2025年度特别报告

2025年1月6日

By 戴 璞

延续历年的传统,罗兰贝格在2025年伊始重磅推出《预见2025:中国行业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基于罗兰贝格专家团队对各行业的长期观察与深入研究,为包括汽车、化工与材料、政府与公共、消费品与零售、能源与公用事业、工业产品与服务、医药与健康服务、高科技与互联网等关键领域提供趋势解析与前沿洞察。此外,本年度报告还涵盖全球化、人工智能、工业现代化与自动化、国际化、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等近期热点话题,以期抛砖引玉,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启示。

热点话题

驾驭复杂形势,掌舵全球化新航程

当下,旧的全球化范式已悄然落幕,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正重塑着全球化发展模式。然而, 新的全球化发展模式给跨国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多重复杂性 ,全球化运营难度加大。许多跨国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需要在追求经济利益和遵守合规性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未来,我们将处于一个更具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世界。在此背景下,国家和企业必须深刻理解全球宏观环境变化。更重要的是,新的全球化范式意味着国家与企业需要通过转型,有效建立新的竞争优势,保持高度灵活性,减少以至避免相关风险。

人工智能加速渗透,企业蓄力布局正当时

人工智能(AI)终将改变人类生活、工作、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问题是,这一天何时会到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AI落地的速度不及愿景预期,但自2022年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爆发式增长显著加快了这一进程。我们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基于大模型的应用将不断问世并逐渐成熟,软硬件的结合也将催生更为丰富的场景。对于企业来说,AI已不是一个“小众话题”,应早日要被纳入企业整体战略进行考量。为了面向未来AI应用大规模落地,企业的在数据、监管治理方面的准备度也应不断提升。

中国制造的全球向“新”力

回顾 《预见2024-新一代制造的全球趋势与中国实践》 ,罗兰贝格提出了全球制造网络布局、供应链体系构建、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和需求制造平台等五大关键趋势。

2024年,这些趋势在全球供应链动态的深刻变革中得到了充分验证。比如,数字化转型成为主导力量,全球85%的供应链领导者积极采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重塑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同时,红海危机引发的航运成本剧增和货物重新路径规划,以及持续的通胀压力和经济不确定性,都凸显了供应链多元化布局的重要性。2024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制造业在应对全球变局时展现出卓越的适应能力。企业不仅在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突破,还通过在越南、墨西哥、东欧等地布局生产基地,实现了供应链的多元化发展。这些成就印证了我们去年对制造业转型方向的判断,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持续提升。

展望2025年,“新一代制造”将迎来五大战略性发展方向。首先,供应链韧性建设将成为重点,企业需要在保持核心技术优势的同时,发展多区域制造能力。然而,忽视国际市场的布局将导致致命后果。走出去已不仅仅是选择,而是生存的必然。如果不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中国制造企业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其次,可持续发展将从理念转向实践,绿色制造将深度融入生产流程。第三,跨区域战略合作将加强,以确保供应链稳定和市场准入。面对这些趋势,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在数字化转型、全球合作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在不断演进的全球制造业生态系统中保持竞争优势。第四,数字技术将从单点应用走向系统性变革,企业需要加大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投资,提升运营效率。最后,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制造企业将在高科技领域继续提升价值链地位。

国际化助力中国企业迈向“世界一流”

尽管国际环境波谲云诡,中国企业乘风破浪谋求全球化发展的势头不减,出海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新增长极。

中国企业整体出海规模再创新高。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总额为18.62万亿元,同比增长6.2%。与此同时,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的59.3%,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汽车出口分别增长43.4%、22.0%、22.5%。此外,中国企业积极对外投资,1-9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06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投资额连续12年稳居世界前三,覆盖全球超80%的国家和地区。

领先企业持续强化海外业务。经历近20年的国际化发展,部分领先的中国企业海外营收占比已超过50%,并逐步优化盈利能力。与此同时,国际化业务创造的新利润池帮助企业更好地对冲国内业务波动与价格竞争,形成业务正循环,反哺国内市场业务。

突破传统,面向未来:新质生产力的致胜之道

在过去的2024年,各个行业普遍困于“内卷”的陷阱,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仍然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展望2025年,在新常态下,如何打造新质生产力,并围绕这个主题建立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将是中国企业的一道“必选题”。然而,在中国庞大的需求和供给市场环境下,企业极易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淖。为了避免“新质生产力”成为下一个内卷的红海,企业需要结合其所处的行业形势,以及企业自身的特质,去建设有内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公式定义:新质生产力 = (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 +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 (劳动力 + 劳动工具 + 劳动对象)优化组合,我们对“致胜之道”进行了总结,希望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效率,打造自身特色,突破内卷困境。

企业可持续发展转型与绿色投资新阶段

展望2025年,在日益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下,企业将面临更具挑战的竞争环境。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来自客户、监管、市场、投资者等多元相关方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与日俱增,企业的ESG表现已成为衡量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维度。罗兰贝格认为,企业需系统思考ESG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将ESG理念切实融入自身战略与经营,建立体系化的ESG管理能力,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保持竞争力。

行业趋势

汽车

回望2024的中国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中的在华主机厂迎来了极度白热化的本地竞争。价格战层出不穷、新车型眼花缭乱、新技术飞速迭代、新人群多样脸谱,这为汽车行业管理者带来了决策效率和盈利压力等方面的挑战。然而,不可否认,风起潮涌的本土市场环境也孕育了诸多里程碑式的突破:新能源车月度渗透率首超5成、自主市场市占率超6成、汽车出口巩固世界第一,这三个数据的新高均标志着本土汽车产业的升级突破。

回顾2024年的全球汽车格局,国际秩序变化中的激荡寰宇给中国车企的全球化进程也带来了不小挑战。多极化格局之变导致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贸易保护抬头带来了远超预期的准入难度、技术路线的区域分化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接受度差异。然而,尽管如此,在本土竞争中摸爬滚打过的中国车企和零部件企业仍凭借着更具质价比和领先性的产品及品牌体验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

展望2025年,这将是更为不凡的一年。国内市场大浪淘沙、全球局势云诡波谲。尽管长期来看, 汽车产业的变革是“马拉松”式的 ,但如何应对2025年的短期不确定性是每一个汽车行业领导者亟待思考的问题。站在汽车产业观察者的视角,罗兰贝格汽车团队总结了2025年的六大关键行业主线。这六大主线展望不仅将影响到汽车产业的单一环节企业,还将全面影响到生态体系的诸多参与者。

化工与材料

展望2025年,中国化工行业将稳健发展,业内企业抓取优质国际资产、以技术推动国产替代、优化企业治理与管控、以人工智能赋能长期竞争力,将是蓬勃浪潮下的四朵“浪花”。我们有信心看到中国化工产业经历新一轮碰撞、融合与迭代后,走上更高的发展平台与时代里程碑。

政府与公共

2024年的三个重大趋势奠定了2025年发展的主脉络。一是以大金砖体系带动全球南方的经济新全球化格局渐渐开启,全球资本的中国流向呈现新形态、新模式。二是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提出,带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产业发展动能的结构性转化进一步加速。三是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区域产业发展迈向综合实力竞争新格局,推动城市迈进存量发展和运营增长新阶段。

消费品与零售

2024年对中国消费品和零售来说似乎比2023年更加挑战。“存量”市场已经不仅指那些受到房地产放缓影响的耐消行业,几乎扩展到所有消费行业,能够“逆势成长”无需前述都可以自认为是“真心英雄”。尤其是业务重心偏向高层级市场的品牌,不少遇到了史无前例的负增长。作为一抹亮色的“出海”,也被阴晴不定的地缘政治因素撒下了一层阴影。但是,值得欣喜的是,同样是较冷的体感,消费品和零售企业从2023年的等待和观望中走出,积极在收入和利润层面寻找存量时代的制胜之道。

在细分行业方面,猪牛周期使高蛋白行业冷热不均,食品饮料从家外场景的复苏中受益不少,时尚奢品受国内高端人群收入增长减缓和出境游增加双重冲击,家居整家解决方案风头不减,家电企业从海外运营中获取较高增长,食杂零售中胖东来和奥乐齐成为2024年零售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总的来说,消费品和零售在经济放缓时代较工业等行业更具韧性,而头部品牌往往能从集中度提高的过程中受益,将会有更多的细分市场进入到寡头垄断的局面。

翘首2025年,即便国际地缘政治日益复杂,甚至矛盾进一步激化,我们相信有韧性的中国经济和有远见的中国政策制定者都将会推进中国走向国内消费力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消费者诉求将延续两极化趋势且图景更加复杂,要求品牌具有更强的战略洞察能力和精细应变能力。存量时代的加速出清,将使那些具有全链条经营优势的领先企业扩大市场领导地位。罗兰贝格抛砖引玉,为企业如何危中见机,逆势成长提出建议。

能源与公用事业

2024年全球宏观环境变乱交织,地缘冲突的格局仍在加剧,国内经济转型与调整的阵痛持续释放,增长在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的双击下压力重重。但在政策与市场端的共同发力下,经济筑底企稳的态势已逐步显现,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体现之一即是克强指数中的用电量实现了接近8%的增长,超越GDP增速。这背后反映出全社会电气化和低碳化的转型深入,电动汽车、AI算力、以及新兴服务业等领域用电量快速增长,从消费端拉开了“十五五”能源版图重构的序幕。

未来几年将是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及下一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供给侧仍将是主要战场。以往资本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在产能过剩与收益下滑的背景下难以为继。如何引导产能优化与技术革新,如何平衡低碳转型与经济收益,如何破解全球扩张与地方保护这三大矛盾,将是能源与公用事业企业不得不直面的难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总结了行业的五大关键趋势,帮助企业明方向、识机遇、辨策略、从头越。

工业产品与服务

2024年,全球经济与政治的日益复杂给中国工业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愈发紧张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国际供应链重构背景下,行业内对于未来变化的复杂性和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中国工业品市场。经过短暂的调整和正确解读积极的经济政策后,越来越多的领先企业逐渐厘清不确定性,积极布局2025年的发展机遇。

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将以“海清河晏”为指引,奋勇前行。“海清”代表“出海”之势——面对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如同狂涛骇浪,企业扬帆出海,寻求全球市场。中国制造业正加快海外布局,增强国际市场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企业的内部治理应当如“河晏”般透明高效。过去依赖成本和规模驱动的增长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市场竞争需求,企业需要深入挖掘潜力,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而这一切的核心在于对自身状况的清晰认知。“‘灰度管理’、‘局部包干’、‘功能分管’等历史经验虽然带来阶段性的管理便利,但也导致了透明度的缺失。在市场高速发展且利润丰厚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尚未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但当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企业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这种粗放式管理不仅增加了内部成本,也限制了管理层对内部的敏捷洞察。

明察秋毫,而非草蛇灰线,只有通过信息和数据为准绳的透明度构建,企业才能为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奠定坚实的分析基础。这建立在两个重要前提之下:一是透明高效的治理架构保障下的机制顺畅运转;二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提供的技术可行性。在管理者仍面临内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如何在高层次竞争环境中实现长期生存显得尤为重要。

展望2025年,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的稳步前行,“海清河晏”不仅反映出当前的策略智慧,也开启了探索未知的新篇章。在这段旅程中,每一步都是对未来可能性的深入探索与勇敢预见。

高科技与互联网

2024年,中国科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长。一方面,以大模型为典型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为科技产业注入了海量新动能;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与操作系统等“根技术”的创新加速,为消费者、企业与其他产业相关方提供了“又一选项”。

展望2025,科技行业有望在根技术创新与产业政策等因素驱动下,呈现使能技术泛在化、产品创新全栈化、产业生态全球化三大趋势。

首先,存、算、网、云、边、端等ICT技术将更为泛在普惠、使能民生福祉提升并良政善治;其次,科技企业的产品创新将从单点突破走向全栈化协同;最后,不论是根技术厂商、应用开发者还是解决方案提供商,与所处产业的生态深化耦合,都将成为其全球化战略成功的重要拼图。

医药与健康服务

2024年,“新冠疫情”影响逐渐褪去,但是从全球范围看,宏观经济复苏乏力,除俄乌战争、巴以战争以外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也陷入紧张的地缘政治环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医疗健康产业也带来了显著的影响;从国内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仍在不断深化,同时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支持政策力度不减,供给端、支付端、产业端政策和监管都不断完善。随着消费者医疗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变化,其消费需求也逐渐丰富和细化,引导产业玩家不断完善和创新产品和服务。

预见2025年,罗兰贝格认为即使宏观存在多样挑战,中国医疗健康行业仍然面临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如何提升行业发展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健康需求,将成为全行业人士共同的目标。

下载完整报告

敬请注册获取完整版罗兰贝格《预见2025:中国行业趋势报告》,探索来自关键行业领域的趋势解析与前言洞察。

更多阅读
Portrait of 戴 璞
高级合伙人, Global Managing Director
上海办公室, 中国